案例1——冒充客服类诈骗:
2022年4月,福建泉州张某接到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。对方告知张某购买的商品快递包裹丢失,现在可以进行理赔,并说出具体订单编号、订单时间及商品物流单号。张某信以为真,在其指导下添加为好友,并下载某云会议APP进行语音联系。
张某按对方提示操作,在自己支付宝内透支了备用金所有额度,后将透支的钱款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。对方承诺后期会将备用金和理赔金一起返还,并让张某继续下载网贷APP透支额度转账。张某不愿配合,随后发现对方已无法联系,从而发现被骗,共损失金额2.5万元。
警方提示:
冒充客服类诈骗的受害人群为网购用户,诈骗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窃取、收购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面单信息,以退款、理赔等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家实施精准诈骗。接到自称电商、物流客服电话,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。
案例2——刷单返利诈骗:
2022年5月,湖北咸宁郜某某在微信群内看到“固定底薪、点赞评论返佣金”的信
息及二维码。郜某某通过扫码加上客服,在客服诱导下下载某刷单APP。安装APP后,郜某某在APP内联系上“接待员”,由其指导做刷单任务。
最初,“接待员”在郜某某完成评论任务后返了20元佣金到其支付宝账号。郜某某见佣金确实到账了,便根据对方的提示进入APP内任务大厅认购任务单。认购任务单需交纳相应的本金,交纳金额越高,返还佣金越高。郜某某先后完成了5单任务,认购本金100元至1000元不等,每次的佣金都返还至其APP账户,后由郜某某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中,到账速度很快,其进一步放松了警惕。
随后,为了获得更多佣金,郜某某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复合任务单。此类任务需连续完成多单且中途不能退出,郜某某先后投入本金达11万元。但当郜某某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无法提现,便赶快联系“接待员”,对方告知其操作有误造成“卡单”,需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。郜某某此时已觉察被骗,向对方索要本金时发现对方已删除联系方式,且APP已无法登录。
警方提示:
刷单返利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,引流成功率高,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、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,并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“融合”,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引流方式。刷单行为涉嫌违法,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。
案例3——虚假网络贷款案例:
2022年5月,广东东莞樊某接到陌生来电,对方自称某平台客服,询问樊某是否有贷款需求。樊某因近期生意不景气,需要资金周转,便称想要贷款。
在添加对方企业微信账号后,樊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贷款APP,并按照提示在APP上申请贷款。随后,对方以交会员费、解冻金、证明还款能力等为由要求转账,樊某通过手机银行进行了4笔转账共13.7万元,但对方仍称贷款条件不满足不能放贷。樊某此时已萌生放弃贷款的想法,向对方索要之前转账的资金。对方告知其需等贷款审核通过才能返还资金,随后便失去联系,APP无法登录。
警方提示:
任何声称“无抵押、无资质要求、低利率、放款快”的网台都有极大风险。
|